1932年臺北市街圖中的町界

清領末期臺北府城建城(1882-1884)後,與城外的艋舺、大稻埕兩地,在聚落空間發展上,呈現所謂「三核心」的局面。為軍事目的而建的臺北城牆,後來反而變成都市發展的障礙。總督府於1904-6年間陸續拆除城牆,並在1905年公布連結起三市街的「臺北市區計畫」。1920年地方行政改行州郡制時,「臺北市」的名稱正式出現。1922年實施「町名改正」,將原有之街庄名稱改為日式的町名, 每一町又以數字細分為各「丁目」,郊區則以「大字」做區劃(如圖中的朱厝崙、西新庄子等)。

「大宮町」取名的原由是臺灣神社在該區;「水道町」、「大橋町」都是具體的設施建築所在;「乃木」、「兒玉」、「佐久間」等,則是歷任臺灣總督的名字;也有的町名沿用舊街庄名如「古亭」、「大龍峒」等。其中繼續保留「町」字沿用至今的,似乎只剩大家耳熟能詳的「西門町」。這些較傳統街庄更細的城市行政區的出現,標誌著臺北都市化發展的軌跡。

資料與資源

基本資訊

資料類型 科學與統計資料
語言 中文 (zho)

時空資訊

時間解析度
起始時間 1932
空間範圍 顯示更多
{"type":"Polygon","coordinates":[[[121.48664474487306,24.992242794318962],[121.48664474487306,25.088047516955275],[121.61436080932619,25.088047516955275],[121.61436080932619,24.992242794318962],[121.48664474487306,24.992242794318962]]]}
空間範圍.X.min 121.48664474487306
空間範圍.X.max 121.61436080932619
空間範圍.Y.min 24.992242794318962
空間範圍.Y.max 25.088047516955275

管理資訊

產製者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聯絡人 廖泫銘
聯絡人的電子郵件 veevee@gate.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