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航海路線圖

臺灣歷史與海洋文化向來是密不可分,數百年來先民以海為田,隨著航海知識的累進與航海技術的提昇,於是譜出特殊且熱絡的臺海歷史文化。先民從沿海各港出發,足跡遍及東西洋,對於各地路程遠近、方向、海上的風雲氣候、海流、潮汐漲退、各地方的沙線水道、礁石隱現、停泊處的海水深淺與海底情況,皆要多所留意,稍一不慎就葬身魚腹,因此諸如《海道針經》一類的書籍應運而生,舟子們經常隨身攜帶,視為秘本。

本圖──「閩臺航海路線圖」是根據向達校注的《順風相送》與《指南正法》兩種《海道針經》所繪,大致可呈現十六至十八世紀閩臺海域間較為頻繁的幾條航海路線,特別是澎湖島嶼的地位至為關鍵。澎湖附近海域風信靡常、潮流難測,所以澎湖不僅是閩臺航路間的跳板,也是航行船隻重要的避風港。此外,閩臺沿海對渡的港口亦值得關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開海禁後,海峽兩岸船舶僅限廈門與鹿耳門間對渡,但隨著開發、移民與商貿交易的需要,開始逐漸鬆綁渡航港口的限制,部分小港亦通船舶,隨之改變各港口社會經濟發展,也影響人文及自然的變化。

資料與資源

基本資訊

資料類型 科學與統計資料
語言 中文 (zho)

管理資訊

產製者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聯絡人 廖泫銘
聯絡人的電子郵件 veevee@gate.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