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臺灣行政區劃沿革

乾隆末年,北路山後噶瑪蘭(《臺灣府志》、《諸羅縣志》寫作蛤仔難,又作蛤仔蘭)地區漸有漢人入墾,至嘉慶中葉時已有數萬人之多。嘉慶十一、十二年(1806-1807)又有海寇蔡牽與朱濆進犯噶瑪蘭。清廷為了管理當地民番及防範盜賊活動,於嘉慶十五年(1810)將噶瑪蘭收入版圖,繼於嘉慶十七年(1812)增設噶瑪蘭廳,至道光三年(1823)時設有七堡,到道光十五年(1835)則增為十二堡。

資料與資源

標籤

基本資訊

資料類型 科學與統計資料
語言 中文 (zho)

時空資訊

空間範圍 顯示更多
{"type":"Polygon","coordinates":[[[119.42926034331325,22.2340226705156],[119.42926034331325,25.329959167011403],[122.03302010893822,25.329959167011403],[122.03302010893822,22.2340226705156],[119.42926034331325,22.2340226705156]]]}
空間範圍.X.min 119.42926034331325
空間範圍.X.max 122.03302010893822
空間範圍.Y.min 22.2340226705156
空間範圍.Y.max 25.329959167011403

管理資訊

產製者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台灣歷史文化地圖
聯絡人 廖泫銘
聯絡人的電子郵件 veevee@gate.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