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東部後山圖

    關於後山崇爻形勢的記載,可溯及至藍鼎元《東征集》所記,康熙32年(1693)陳文、林侃等人因風漂流到後山崇爻一帶,前後居住年餘,略通番語,因熟知水路而往返。康熙34年(1695),大雞籠通事賴科、潘冬等七人晝伏夜出,度越重山,從陸路抵達崇爻,受到各番社款待,並促成招撫嚮化。而新撫的崇爻諸社附於阿里山社,次年,南路卑南覓等65社亦歸附納餉。無論是透過水路...
  • 清代東部後山圖

    「康熙鳳志山後圖」是清鳳山知縣李丕煜主修,陳文達等編纂附於《鳳山縣志》中的「山後圖」。此圖是最早一幅由清廷官方所描繪關於臺灣東部的地圖,唯原地圖並無座標,也無東西南北的方位標示,圖採上為西,下為東,南北方位與實際情況倒置的繪法,自南向北的認知方向,對後山的認知乃以鳳邑為基點。而這幅圖的研製多少與漢人的拓墾有關,特別是南路的拓展,康熙55年(1716)後...
  • 清代東部後山圖

    《臺海使槎錄》是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成書時間大約在康熙60年(1721),其中〈番俗六考〉與〈番俗雜記〉兩卷對臺灣島上的平埔族與生熟番紀事頗詳實,特別這些記載多是黃叔璥親自走訪各地所得,有助於瞭解當時的番社處境與民番往來。當時的「後山七十二社」,收記於「南路鳳山瑯嶠十八社」的附錄中,主要是以卑南覓為中心點,向北向南各自延伸,而「卑蘭覓」係番社總名,...
  • 清代東部後山圖

    清光緒以來,對於後山諸番社的分置情況,隨著開山撫番的進行,已有較詳盡的瞭解。特別是中央山區的番族部落,配合北路與中路的開通與招撫,相較於清初的模糊,此時期對後山山區的部落,多數已可明確辨認,例如「水尾璞石閣迤西高山各社」、「璞石閣西北高山各社」、「水尾西南內山各社」、「高山大鹵閣五社」、「高山木瓜番各社」等。這些高山番社大多是習居山區的布農族與太魯閣族...
  • 清代東部後山圖

    光緒13...
  • 清代東部後山圖

    後山總圖上番社記載約有65處,多以卑南平原以南的聚落為主,延續清初以來對東部後山的認識,仍以南路最為熟悉,而這些地名於今仍可辨識,甚有延續使用著。其中又以卑南族與排灣族的聚落最為詳盡,特別是對山區部落的瞭解,配合著南路的開通,以往含糊不清的區域地帶,至光緒元(1875)年已可清楚註記。...
  • 清代東部後山圖

    《海國聞見錄》係陳倫炯的私人著作,他自小即隨父親遊歷各地,後又擔任「臺灣路參將」、「安平副將」、「臺灣總兵」、「澎湖水師協鎮」、「臺灣水師協鎮」、「浙江寧波水師提督」等官職,對於中國沿海一帶與臺灣海岸形勢相當熟稔,後將生平所見與經歷撰著成《海國聞見錄》。其中『臺灣後山圖』,主要是採錄自藍廷珍命人所繪的後山圖,對臺灣東部主要形勢與重要河川、港口多所描繪紀...
  • 清代東部後山圖

    此圖亦是收錄在「臺灣輿圖並說」,由夏獻綸審定,余寵、王熊彪繪圖。不同於「光緒輿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此圖的範圍包括了整個臺灣島,各類地名平均羅列於全島,種類繁多。相關番社的標註,四分之三分佈於卑南廳,少許在恆春縣與埔里社廳,前山地區幾乎不見以「社」為名的標示,可能與後山一帶漢人拓墾未久,尚有新墾地與番社並存的實際狀況有關。相較於清初地圖,東部後山漢人聚...
  • 清代東部後山圖

    此圖亦是收錄在「臺灣輿圖並說」,由夏獻綸審定,余寵、王熊彪繪圖。不同於「光緒輿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此圖的範圍包括了整個臺灣島,各類地名平均羅列於全島,種類繁多。相關番社的標註,四分之三分佈於卑南廳,少許在恆春縣與埔里社廳,前山地區幾乎不見以「社」為名的標示,可能與後山一帶漢人拓墾未久,尚有新墾地與番社並存的實際狀況有關。相較於清初地圖,東部後山漢人聚...
您也可以使用API (應用程式介面) (see API 文件)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