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變遷下雲林口湖社會生態知識探索帶動永續行動之策略
雲林口湖鄉沿岸水域具有台灣西海岸特有的沙洲地形,其沿海家計型漁業資源匱乏、養殖業產業變動劇烈以及社區人口外移嚴重現象為西海岸鄉鎮的縮影。有鑑於本區域屬於環境(氣候)變遷效應的高脆弱度熱區,可作為跨領域(漁業、生態與人文社會經濟及文化等)之社會生態系統脆弱度評估及跨層級權益關係人(如漁民、漁會、鄉公所與社區發展協會)調適治理策略之示範區。本計畫以沿海漁業生態服務功能、社區(包含居民、資源、基礎設施、社會經濟等)等面向結合層級分析法(AHP)進行產業(如牡蠣)、社區(如漁村)之社會-生態系統(含脆弱度)與風險評估。前者(產業生態面向)選定本海域特有的養殖業、家計型漁業,經由與產業相關之不同層級權益關係人(如漁民、區漁會、產銷、社區發展協會等)的互動溝通,建立跨層級部門與權益關係人之養殖與漁業產業社會生態系統及調適治理模式;後者(人文社會面向),則在此一基礎上,邀集海岸帶環境、產業、綠能生態與人文社會、經濟、文化專家及不同層級權益關係人,藉由stakeholder analysis workshop與資料管理計畫評析本海域受環境變遷(如水溫暖化、水質改變、綠能等)效應影響之當地需求或關鍵議題,以(a)強化內部組織,建構(b)社區共識與規範及(c)落實政策溝通等方法,建立跨領域(沿岸漁業、養殖漁業、環境生態、社區永續發展)的社會生態系統(含脆弱度評估)。最後將Stakeholder共識營(co-design、coproduction)整合提供不同層級權益關係人因應環境變遷效應之Trade-off analysis、調適治理策略及治理政策,共同提出(co-deliver)雲林嘉義沿岸地區因應環境(氣候+人為因素)變遷之調適治理策略,同時檢視現有的法規是否能支持調適策略的發展以及能否扮演支持的角色,以期達成海岸帶社區永續經營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