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中葉台灣輿圖〉,典藏於臺灣省立博物館,彩繪絹本,縱六十六公分,橫長五百三十六公分,圖上未記載繪製年代及作者姓氏,為省藏最名貴之古圖。據說原係清內廷所藏,後因義和團之亂,八國聯軍入北京時被劫,此後流入民間,為臺灣新竹人士獲得。明治三十五年(一八九八),臺灣總督府購得此圖,光復後再由臺灣省立博物館接收典藏。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則另有典藏一幅〈黃叔璥台灣番社圖〉,所有部落位置和里程紀錄,都和省立博物館藏的康熙臺灣輿圖大多一樣,但詳細比較之後,可知兩圖不是同一個物件,臺灣分館的圖可能屬於後人所仿繪的重製之圖。
本圖範圍南起「沙馬岐頭」(今恆春半島),北至「雞籠城」(今基隆港外和平島),東抵山地,西至海岸,並兼及岸外的若干島嶼砂洲,包含了整個臺灣的西部,而未及「蛤仔灘」(今宜蘭縣)等「後山」(今宜蘭、花蓮、臺東、屏東等縣的臺灣東海岸一帶)地區。在筆法方面,本圖運用古式的山水示意繪法,缺乏經緯度或其他座標系統。還採用圖的上方為東、下為西、左為北、右為南的橫軸式畫法。本圖運用的繪法或許在精確度上不如現今地圖,但在對於地物的描寫方面則頗有獨到之處。自然景物如山岳與河川,在圖上的表現相當鮮豔與明確;在人文景觀方面,夏黎明曾說:
本圖為清代最早一幅藏於內廷之巨幅卷軸彩繪山水畫法臺灣地圖。圖上對於各級兵營的位置、數量、防區、配置,以及道路里程的旁註,最為詳實;原住民聚落的描述,亦稱豐富。圖上的比例、方位和幾何特徵,正確性偏低。然而,由於比工細緻,寫景逼真,圖上的許多『符號』反而中實地反映了當時許多地理景觀,如市街與村落型態、民宅與城樓樣式、牛車與船隻等交通工具,以及道路上挑貨、駛牛車的行人、荒埔的鹿群和狩獵的人群等,十分特殊有趣。
由此可知詳細的圖示與里程的註記正是本圖的特色,也使得本圖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有關本圖編繪年代,圖上付之闕如,但卻已有許多專家學者做過這方面的考證。首先是伊能嘉舉在《臺灣文化志》中推測本圖即為黃叔璥之番社圖,成圖於康熙末年。後來山中樵認為「本圖的內容,與黃叔璥在台當時的實際情況並不一致,而是黃氏來台以前的情形。」並指出「本圖所畫的諸羅縣署的位置,是在康熙四十三年以前,縣治遷移到諸羅山之前的狀態,同時可說本圖的內容也都是康熙四十三年以前的事物。」最後山中的結論是「本圖是在黃叔璥渡台之前約二十年以前的康熙三十八(1699)年以後,到四十三年(1704)之間所繪製。」山中最先指出本圖內容所示為康熙四十三年諸羅縣歸治以前之事物,因而以上述年代為本圖「繪製」之下限。內容年代與繪製年代不能混為一談,但無論如何,此點為山中一大貢獻,在本圖內容年代探討上極具意義。
後繼有學者陳漢光、洪英聖、鄭喜夫等,也都採用諸羅縣治移歸年代此一論點,認為康熙四十三年是本圖內容年代下限,使此點幾乎已成定論,但關於上限年代則眾說紛紜。陳漢光在其著作《北臺古輿圖集》中認為:「是圖北部空白中書有:『淡水雞籠貳處,因地方鳶遠未奉諭設汛守,於康熙貳拾肆年參月……。』按此以可證為康熙二十四年以後所成。」洪英聖則對本圖研究甚深,著有《畫說康熙臺灣輿圖》一書,書中提到「本輿圖所畫年代的上限與下限可能在康熙三十五年至四十三年之間。」鄭喜夫則針對本圖內容年代研究,著有〈「康熙臺灣輿圖」內容年代新考〉一文,整理各家說法,並提出多項論點考證本圖年代,其中提到「由鳳山縣龜山麓已有『觀音亭』,可知本圖內容年代上限不能早於康熙三十一年。」而他的結論是「換言之,康熙臺灣輿圖內容所屬年代在康熙三十一年至四十三年之間。」本圖內容年代上限至今尚無定論,但根據上述專家學者的考證,可確定本圖應是康熙中葉時期的地圖,與康熙末年來台的黃叔璥沒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