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hanges

View changes from to


On April 22, 2020 at 11:29:19 AM +0800, Gravatar 張耘書:
  • Updated description of 清代東部後山圖 to

    《臺海使槎錄》是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成書時間大約在康熙60年(1721),其中〈番俗六考〉與〈番俗雜記〉兩卷對臺灣島上的平埔族與生熟番紀事頗詳實,特別這些記載多是黃叔璥親自走訪各地所得,有助於瞭解當時的番社處境與民番往來。當時的「後山七十二社」,收記於「南路鳳山瑯嶠十八社」的附錄中,主要是以卑南覓為中心點,向北向南各自延伸,而「卑蘭覓」係番社總名,在傀儡山後沿海一帶;地與傀儡山相連,中有高山聳起。從南路前往貿易,其間番社間隔,經常出草,陸路往山後崎嶇難行,若遇陰雨,更是難行。雖行旅不易,康熙年間通往東部還是發展出水路與陸路兩款交通路徑,水路北路由雞籠、淡水南下至崇爻一帶;南路則由瑯嶠沿著海岸,越沙馬磯頭而東,再沿海岸北行至卑南覓。陸路:一由淡水越嶺下至崇爻;二由諸羅越中央山脈抵崇爻;三由瑯嶠沿海岸達卑南覓。通過南北路的往來,崇爻與卑南覓兩地漸漸成為東部南、北兩端的發展據點以及接觸前山文明的前哨,並奠定後來花蓮市與臺東市的擴展基礎。 文獻上雖名為『後山七十二社』,因各社社名不能盡記,實際記載的地名只有35筆。於今仍可以辨認的約有19處,主要都是卑南平原上的番社,特別是卑南族或排灣族的大社,還有部分海岸阿美族的聚落。顯見當時對後山的瞭解尚以南路諸社為主要認識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