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hanges

View changes from to


On April 22, 2020 at 11:17:24 AM +0800, Gravatar 張耘書:
  • Updated description of 清代東部後山圖 from

    「康熙鳳志山後圖」是清鳳山知縣李丕煜主修,陳文達等編纂附於《鳳山縣志》中的「山後圖」。此圖是最早一幅由清廷官方所描繪關於臺灣東部的地圖,唯原地圖並無座標,也無東西南北的方位標示,圖採上為西,下為東,南北方位與實際情況倒置的繪法,自南向北的認知方向,對後山的認知乃以鳳邑為基點。而這幅圖的研製多少與漢人的拓墾有關,特別是南路的拓展,康熙55年(1716)後山南路卑南覓七十二社歸化輸餉於鳳山縣,後山的探索逐漸從鳳邑發展出一條方向線。相較於北路的困難危險,從鳳山前往後山,成為當時貿易主線,只是對於當地原住民的認識仍停留模糊辨識階段。 「山後圖」所記載的番社22處,山岳等距標註7處,未註記河流5條,於今可辨識者僅11處,部分難查其址。雖名為「山後圖」,然記載聚落都在今臺東縣境內,大多都是南路排灣族或卑南族的部落,甚或是某一區域的統稱。其中有些相對位置並不恰當,或者位置錯置,對番社的內部關係也不甚清楚,說明清初對東部後山的認識尚稱粗淺。
    to
    此圖亦是收錄在「臺灣輿圖並說」,由夏獻綸審定,余寵、王熊彪繪圖。不同於「光緒輿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此圖的範圍包括了整個臺灣島,各類地名平均羅列於全島,種類繁多。相關番社的標註,四分之三分佈於卑南廳,少許在恆春縣與埔里社廳,前山地區幾乎不見以「社」為名的標示,可能與後山一帶漢人拓墾未久,尚有新墾地與番社並存的實際狀況有關。相較於清初地圖,東部後山漢人聚落點的明顯增加,無論是軍事營哨或者草寮坑埔,可清楚明見漢人於後山拓墾據點擴散,特別是花蓮北部、中部一帶。 相較於『光緒輿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此圖上的番社標示較為精簡,不像後山總圖有卑南溪以南以及花東海岸詳細的部落記載,前後山總圖僅約略註記該區具代表性的大社。且圖上記載處多為道路兩側的聚落點,隨著道路的開發或者港口的通運,其腹地或者相鄰處,往往就是人群的盤據點。從分佈點來看,當時的後山,除了山區據點仍屬稀疏外,平原或河谷地區多屬人跡可達,且民番雜處,各有各的生活空間與屬地範圍。 「山後圖」所記載的番社22處,山岳等距標註7處,未註記河流5條,於今可辨識者僅11處,部分難查其址。雖名為「山後圖」,然記載聚落都在今臺東縣境內,大多都是南路排灣族或卑南族的部落,甚或是某一區域的統稱。其中有些相對位置並不恰當,或者位置錯置,對番社的內部關係也不甚清楚,說明清初對東部後山的認識尚稱粗淺。


  • Changed value of field y_max to 25.121662500982776 in 清代東部後山圖


  • Changed value of field x_max to 122.10205078125001 in 清代東部後山圖


  • Changed value of field x_min to 120.64306654036046 in 清代東部後山圖


  • Changed value of field spatial to {"type":"Polygon","coordinates":[[[121.96142591536046,25.121662500982776],[121.27587877213955,24.11492027891642],[120.83642564713956,22.9060325870392],[120.64306654036046,22.159172924620492],[120.88916055858137,21.816883734776127],[121.55712917447092,22.873644613998252],[122.10205078125001,24.499396072560163],[121.96142591536046,25.121662500982776]]]} in 清代東部後山圖


  • Changed value of field y_min to 21.816883734776127 in 清代東部後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