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住民部落遷徙與分布

    東賽德克人係屬泰雅族賽德克亞族,其中又可再細分為德其塔亞群、道澤群及托魯閣群。泰雅族主要盤居於霧社附近以及該區以東地帶,主要活動於今台灣中部山區,即今北港溪上源與濁水溪上游一帶。自十七世紀末葉至十九世紀末葉止,約兩百年,泰雅族大舉向東、向北遷徙,遷徙原因主要是為解決耕地問題、便於交換物品、受敵侵擾、便於狩獵等等。其中一支賽德克亞族即從濁水溪,越過中央山...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明治三十四年(1901),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以原有總督府、縣廳、辨務署三級制度在行政上有欠靈活,在十一月九日依據日皇敕令第二百零二號「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實行大規模的地方行政區域改革。廢縣及辨務署、出張所,全島改設二十廳,廳下則設支廳,使臺灣地方政區成為總督府集權的二級制。於十一月十一日以府令第六十六號公布廳之位置及管轄區域。此後臺灣地方行政區域制...
  • 原住民部落遷徙與分布

    東賽德克人係屬泰雅族賽德克亞族,其中又可再細分為德其塔亞群、道澤群及托魯閣群。泰雅族主要盤居於霧社附近以及該區以東地帶,主要活動於今台灣中部山區,即今北港溪上源與濁水溪上游一帶。自十七世紀末葉至十九世紀末葉止,約兩百年,泰雅族大舉向東、向北遷徙,遷徙原因主要是為解決耕地問題、便於交換物品、受敵侵擾、便於狩獵等等。其中一支賽德克亞族即從濁水溪,越過中央山...
  • 臺灣堡圖(明治版)

    This dataset has no description

  • 臺灣林野調查圖

    林野調查係總督府在完成以西部平原為主體的土地調查後,由殖產局林野調查課負責執行的第二波「資本主義基礎工事」。該事業起迄於1910至1914年,十二廳的調查結果總計申告筆數167,054筆、調查甲數973,736甲。值得注意的是,該事業查定的官有林野達752,091甲,民有僅31,179甲。兩者比例之所以如此懸殊,一方面是因為臺灣的林野舊慣(在該時點上)...
  • 森林計畫事業林野區分圖

    自1925至1935年執行的森林計畫事業,包括了森林調查、區分調查、境界測量、施業案編成調查等不同的次級項目,本圖即是區分調查的調查成果。就臺灣林業史的角度來看,本圖的歷史意義在於,森林終於被獨立出來,成為一個經營的類別。對照本圖與「臺灣林野調查區分圖」不難發現,森林計畫事業係針對林野調查於餘留的空白部份予以調查,並且將之與內務局主管的林地管理劃清界限...
  • 森林計畫事業預定地域圖

    該圖雖然名為森林計畫事業預定地域,但就臺灣林業史的意義來說,其中區劃出的「事業區」,象徵著臺灣林業向「近代化森林經營」的轉型。從這個角度,該圖可以理解為森林計畫事業中「施業案編成調查」的藍圖。施業案編成調查係針對區分調查中的要存置林野,清查其境內的森林蓄積、生長量、樹種以及等資訊後,將之分為二十九個事業區,各事業區之下尚有林班與林小班的分劃,全島總計林...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光緒二十一年(明治二十八年,西元1895年),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開始了日本在臺灣長達五十年的統治。當年陽曆六月二十八日,日人制訂公布「地方官假(即暫行)官制」,參考清代舊制,設三縣一廳。即將原來的臺北府改為臺北縣,臺灣府改為臺灣縣,臺南府與臺東直隸州合併改為臺南縣,另設澎湖島廳。臺北縣在「地方官假官制」公布前,即於六月九日先設立,縣下並陸續設立基隆、...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明治二十八年(1895)七月十八日,因臺灣人民激烈抗日,日本政府決定開始實施軍政。八月六日公布「臺灣總督府條例」。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根據該條例,於八月二十五日頒行「民政支部及出張所規程」。除原臺北縣及澎湖島廳外,裁撤臺灣、臺南二縣,改設臺灣及臺南二民政支部。於是全臺設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廳。初時臺北縣下設置基隆、淡水、宜蘭、新竹四支廳,並直轄六出張所;臺...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明治二十九年(1896)三月三十一日,日本政府公布「臺灣總督府條例」與「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決定自四月一日起臺灣復行民政,分全臺為臺北、臺中、臺南三縣及澎湖島廳,縣下仍設支廳。四月二十日,以府令第一號,公布縣廳之位置及支廳之名稱、位置。臺北縣仍設淡水、基隆、新竹、宜蘭等四支廳;臺中縣設苗栗、鹿港、雲林、埔里社四支廳;臺南縣設嘉義、鳳山、恆春、臺東四...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明治二十九年(1897)六月第二任臺灣總督桂太郎上任,以抗日義軍力量尚大,而原有三縣一廳制度,因山川隔閡,交通不便,各地民情不同,乃有縮小行政管區之議。爾後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將此計畫付諸實行,在明治三十年(1898)五月三日公布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將原三縣一廳改為臺北、新竹、臺中、嘉義、臺南、鳳山六縣及宜蘭、臺東、澎湖三廳,並廢原有支廳,在縣廳之下設...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明治三十一年(1898)三月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上任,以原有縣廳所屬辨務署、警察署及撫墾署等機關達數百單位,官衙構成複雜,冗員過多。乃決定將地方行政制度簡化,同時裁併辨務署與縣,將警察署及撫墾署合併於辨務署,統合事權,擴大辨務署之職權。在六月十八日重新制訂公布「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裁撤原有新竹、嘉義、鳳山三縣,併入臺北、臺中、臺南三縣,連原有的...
  • 日治時期地方行政機構

    廳 1901年(明治34年),臺灣地方行政區域由三縣三廳改為二十廳,加重地方廳級的裁量權。並配合警務與保甲,完成「廳—支廳—區—街庄」的行政體系,廳大致上由各堡里構成。 支廳 廳之下設支廳,以警部為支廳長,分掌廳務。而由總督府警視總長、警視總指揮監視全臺之警察機關,使臺灣警察制度統一。 街庄役場...
  • 日治時期各級學校分布圖

    1895年,日本初領臺灣,為了在最短時間內訓練一批能輔佐行政業務的通譯人員,並長久統治,設計出名為「國語傳習所」的教育機關。隔年,於臺灣本島主要街庄,開設14處國語傳習所,並在各地建立分教場。1898年(明治31年),總督府公布《公學校令》,將各地的國語傳習所與分教場,改為公學校。此時的公學校分布在臺灣西部的主要街庄。其大多採急就章方式,沿襲舊時書房的...
  • 台灣製腦地域圖(1899年)

    樟樹僅分布在日本、大陸與臺灣,多分布於臺灣中北部淺山地帶。清朝中期主要利用樟樹建造戰船,主事者稱為「軍工匠首」,其活動遍及西部臺灣(包括宜蘭)沿山。目前仍可見到的、諸如軍工寮等地名,即見證了早期先民的山林利用痕跡。...
  • 日治時期各級學校分布圖

    日治時期,臺灣的中學教育總稱高等普通教育,包括中學校、高等女學校及高等學校等,皆招收小、公學校畢業生。但中學校和高等女學校,畢業後可投考專門學校,高等學校則是純為升大學的預備學校。另外,還有農林、工、商學校等提供技職教育的實業學校。...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明治三十四年(1901),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以原有總督府、縣廳、辨務署三級制度在行政上有欠靈活,在十一月九日依據日皇敕令第二百零二號「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實行大規模的地方行政區域改革。廢縣及辨務署、出張所,全島改設二十廳,廳下則設支廳,使臺灣地方政區成為總督府集權的二級制。於十一月十一日以府令第六十六號公布廳之位置及管轄區域。此後臺灣地方行政區域制...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明治三十四年(1901),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以原有總督府、縣廳、辨務署三級制度在行政上有欠靈活,在十一月九日依據日皇敕令第二百零二號「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實行大規模的地方行政區域改革。廢縣及辨務署、出張所,全島改設二十廳,廳下則設支廳,使臺灣地方政區成為總督府集權的二級制。於十一月十一日以府令第六十六號公布廳之位置及管轄區域。此後臺灣地方行政區域制...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明治三十九年(1906)四月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他認為之前臺灣治安未靖,交通不便,為求保安周密,所以簡化地方機關組織,採用小地方政區,而今臺灣的治安和交通已有長足的進步,無須再採用小地方政區,反而需要擴張地方廳的區域,以利地方行政長官統合政區內的行政、經濟、交通建設等事務。遂在明治四十二年(1909)十月修改「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將原有...
  • 日治時期臺灣行政區域沿革

    大正八年(1919)第八任臺灣總督田健治郎(首任文官總督)上任後,致力推行地方自治。他於大正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公布「臺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廢西部十廳,設臺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五州;廢支廳,州下設郡市;廢區堡里鄉澳,郡下設街庄。東部仍置臺東與花蓮港二廳,廳下設支廳,支廳之下設區。全臺分為五州、二廳、四十七郡、三市、五支廳,二百六十...
You can also access this registry using the API (see API D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