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計畫事業預定地域圖

    該圖雖然名為森林計畫事業預定地域,但就臺灣林業史的意義來說,其中區劃出的「事業區」,象徵著臺灣林業向「近代化森林經營」的轉型。從這個角度,該圖可以理解為森林計畫事業中「施業案編成調查」的藍圖。施業案編成調查係針對區分調查中的要存置林野,清查其境內的森林蓄積、生長量、樹種以及等資訊後,將之分為二十九個事業區,各事業區之下尚有林班與林小班的分劃,全島總計林...
  • 日治時期暴風警報信號標位置圖

    在廣播收音普及以前,為了提供往來船隻氣象預報、特別是颱風警報的消息,臺灣總督府在沿岸主要港口地區設置了「暴風警報信號標」。,1897(明治30)至1902(明治35)年間,共設了15處,如左圖所示。下圖圓圈內即為基隆辦務署水上支署建築旁的暴風警報信號標。...
  • 日治初期建立的最早五個測候所

    甲午戰爭之前,臺灣的近代氣象測候已在清帝國海關(外國人稅務司)的主事下,在基隆、淡水、安平、打狗四海關,以及南岬(鵝鑾鼻)、漁翁島兩燈塔進行氣象觀測。1895年(明治28年)臺灣的主權歸屬轉換的紛擾,在這段接收的戰亂時期,氣象觀測幾乎全部停止,只有淡水、安平兩海關以及漁翁島保存了少數的儀器與紀錄。...
  • 日治時期臺灣水源地分布圖

    近代都市化發展下,人口聚居帶來相關的衛生問題,為了防止重蹈1880年代東京霍亂等傳染病的流行,臺灣總督府於明治29年(1896)聘任後藤新平為衛生顧問,在後藤新平的建議下,聘請東京帝大「衛生工學」教授、「御雇外國人」巴爾登(William K....
  • 臺灣陸域環境因子多時序資料集

    高解析度的環境資訊是生態與環境學研究的必要元素。為了有助於臺灣生態學相關研究者應用,本研究盤點國內外環境資料集,篩選其中高解析度且訊息最完整之臺灣範圍內資料,運用GIS空間分析建構1km網格解析度的「臺灣陸域環境因子多時序資料集」。資料集時間橫跨1970~2010年,以每10年為時間分點,共分成5個年代。資料範圍含括臺灣整體陸域,並依地理位置分別建立兩...
  • 臺灣西南部海岸變遷

    臺南西南部地區的開發擴增與自然環境變化是與時俱進,從荷據時期(1624)至清光緒十三年(1887)止,臺南一直是全臺首府,重要官署與通商港口皆在此地,因而成為臺灣政治、軍事、文化和經濟重心,也是全臺開發最早的地區,因此其地貌變遷不僅是自然氣候、地殼變動、海潮流向、河道淤積等天然因素所造成,且隨著人們陸續的墾殖開發而加速環境的改變,不但造成海岸線西移約十...
You can also access this registry using the API (see API D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