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溪流河川及區域排水治理計畫工程明細資料與網路地圖
此資料集彙整2006-2013年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2014-2019年流域綜合治理計畫、2018-2020前瞻水環境建設計畫,包含林務局、水土保持局、水利署各單位的工程明細資料;並將彙整的工程明細資料表轉換成空間點位資料圖層,運用QGIS Cloud免費服務發布網路地圖,以利公眾查詢治理工程的空間位置和基本資訊。 -
彰化縣紅皮書受脅植物重要棲地
取自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生物多樣性圖資專區:https://www.tesri.gov.tw/A6_3。 -
彰化縣紅皮書受脅植物分布點位緩衝帶
取自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生物多樣性圖資專區:https://www.tesri.gov.tw/A6_3。 -
彰化縣49種陸域脊椎保育類動物潛在分布範圍
取自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生物多樣性圖資專區:https://www.tesri.gov.tw/A6_3。 -
彰化縣eBird水鳥熱點
取自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生物多樣性圖資專區:https://www.tesri.gov.tw/A6_3。 -
jaghir
This dataset has no description
-
JagirRoad
This dataset has no description
-
jaghir
This dataset has no description
-
臺灣直轄市以及縣(市)行政區域界線
This dataset has no description
-
臺灣直轄市以及縣(市)行政區域界線
This dataset has no description
-
臺灣直轄市以及縣(市)行政區域界線
This dataset has no description
-
以濁水溪流域為例-集水區土地劣化分析與生態系服務評估工具整合應用(子計畫一)
人類活動及相關土地利用變化加速土壤侵蝕,並對生態系統養分、碳循環,和土地生產力以及世界社會經濟影響重大,可能造成土壤不可逆的土地退化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下降。日益增加人口與糧食需求加重土壤利用與壓力,從而加劇侵蝕、森林砍伐、土地利用變遷,利用SWAT模型分析集水區水、砂及營養鹽變化,以揭露土地生態系統服務變化與潛在土地退化過程,如生物多樣性減少、碳儲量減... -
整合永續發展目標之生態系服務與土地 治理:以濁水溪流域為例_子計畫二 :從土地、政策及災害變遷探討集水區碳存量之永續治理
以碳存量為指標,探討土地及環境變化,對於森林碳循環的影響,以及利害關係人之參與,共同研提濁水溪流域之土地系統永續性使用與治理對策。該子計畫在蒐集濁水溪歷年土地變遷事件,以了解碳循環的可能路徑,而選擇各種間接推估碳存量之方法,供相關利害關係人研擬對策之參考,再者,將以衛星影像或土地利用進行地覆變遷分析,並萃取植生及地形指標,除間接推估碳存量,最後將彙整成... -
WP3_詳測土壤圖
資料來源:農委會資料查詢平台 https://data.coa.gov.tw/Query/ServiceDetail.aspx?id=D77 提供全台平地土壤圖包含:英文土系名、中文土系名、母質種類、土壤特性、土壤形態、排水等級、石灰性、坡度、表土酸鹼性、第一層質地、第二層質地、第三層質地、第四層質地等欄位資料。 <本資料適用政府資料開放平臺資料使用規範> -
Re-deposit: Place Names in West Central District of Tainan
Place Names on Ancient Maps of West Central District of Tainan, Taiwan English Translation for Place Name and Type via Google Translation 500 place names, 50 years (1875-1924)... -
清代汛塘分布
汛塘是清代臺灣地方統治最末稍的機構,在數量上也最多。如何有效地部署營兵,以達平時防治盜匪、亂時又能靈活調度的功用,是統治者的重要課題。清朝平定臺灣之初,議定駐臺軍隊的規模與部署。臺灣府城以南,主要由南路營駐守。南路營本部與鳳山縣署同駐興隆里,縣治以外地區,分別由康蓬林汛、觀音山汛、鳳彈汛、下淡水汛等四汛駐守,各汛於自己的管區中又布置若干個塘。至於府城以... -
清代臺灣港口分布圖
清代臺灣港口的分佈、規模與變化和互動關係,反映了人為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活動的結果。由於清代臺灣各地的開發,先後有別,而形成明顯的地與差異。清領時期臺灣尚未發展承擔一市場體系,而是以港口市鎮為據點,在時間推演下,才漸漸發展出獨立的市場圈,各自與對岸各地區貿易往來。而島內各市場圈之相互流通,雖有陸路運輸,但是主要仍是依賴沿岸海運。因此,港口在清領時期全臺物... -
清代臺灣番界
This dataset has no description
-
日治時期警察機構沿革與分布
總督府在日治初期改隸紛亂「乙未之役」結束後,於1896(明治29)年四月開始實施民政,警察機關採用「(縣)知事—支廳長—警察署長」三級制度。當時官署改廢頻仍,1897(明治30)年,將一般行政事務與警察分離,改歸新設的辨務署管理。但在「軍憲警三段警備制」下,專責警務的警察署負責的區域只為平靜地帶,對治安的維持仍居軍憲之輔助地位。... -
清代臺灣人口統計
對於臺灣歷史人口的統計研究,限於諸多文獻資料尚待深掘、釐清與推證,因此臺灣各時期人口總數的消長變化,過去學者們並未有一致的共識。面對相關史料的缺憾,以及臺灣各方志中賦役戶口統計的不可靠性,如何再呈現臺灣人口的變化,除了靠學者以最新的研究彌補之外,還可利用地圖將臺灣人口分布情形做清楚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