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臺灣書院分布圖

    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在臺灣府治首建西定坊書院,此後二十餘年間有數所書院成立,但都僅是義學性質。至康熙四十三年(1704)崇文書院成立,臺灣才有重考課、科舉的正式書院出現。總計清廷領臺共二百一十三年,建立的書院約有六十餘所。至日治時期,因推行學校教育的關係,書院遂失去它原有的功能,紛紛停課了。至今遺跡尚存的書院有十九所,其它的書院大部分可藉著文獻...
  • 大正五年(1916)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

    蕃地的調查與地圖測量,是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1906-1915)任內的重要施政,為全面征討蕃人與拓殖蕃地的基本動作。在1909年首次實施「蕃地」農業狀況、國土保全、礦物埋藏等調查,總計佐久間在台九年,總共完成蕃地測量1,012.67方里(約15,593方公里),並據此繪成蕃地地形圖前後共六十八幅,其橫跨明治四十年至大正五年(1907-1916),為...
  • 清代東部後山圖

    關於後山崇爻形勢的記載,可溯及至藍鼎元《東征集》所記,康熙32年(1693)陳文、林侃等人因風漂流到後山崇爻一帶,前後居住年餘,略通番語,因熟知水路而往返。康熙34年(1695),大雞籠通事賴科、潘冬等七人晝伏夜出,度越重山,從陸路抵達崇爻,受到各番社款待,並促成招撫嚮化。而新撫的崇爻諸社附於阿里山社,次年,南路卑南覓等65社亦歸附納餉。無論是透過水路...
  • 清代東部後山圖

    「康熙鳳志山後圖」是清鳳山知縣李丕煜主修,陳文達等編纂附於《鳳山縣志》中的「山後圖」。此圖是最早一幅由清廷官方所描繪關於臺灣東部的地圖,唯原地圖並無座標,也無東西南北的方位標示,圖採上為西,下為東,南北方位與實際情況倒置的繪法,自南向北的認知方向,對後山的認知乃以鳳邑為基點。而這幅圖的研製多少與漢人的拓墾有關,特別是南路的拓展,康熙55年(1716)後...
  • 清代東部後山圖

    《臺海使槎錄》是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成書時間大約在康熙60年(1721),其中〈番俗六考〉與〈番俗雜記〉兩卷對臺灣島上的平埔族與生熟番紀事頗詳實,特別這些記載多是黃叔璥親自走訪各地所得,有助於瞭解當時的番社處境與民番往來。當時的「後山七十二社」,收記於「南路鳳山瑯嶠十八社」的附錄中,主要是以卑南覓為中心點,向北向南各自延伸,而「卑蘭覓」係番社總名,...
  • 清代東部後山圖

    清光緒以來,對於後山諸番社的分置情況,隨著開山撫番的進行,已有較詳盡的瞭解。特別是中央山區的番族部落,配合北路與中路的開通與招撫,相較於清初的模糊,此時期對後山山區的部落,多數已可明確辨認,例如「水尾璞石閣迤西高山各社」、「璞石閣西北高山各社」、「水尾西南內山各社」、「高山大鹵閣五社」、「高山木瓜番各社」等。這些高山番社大多是習居山區的布農族與太魯閣族...
  • 清代東部後山圖

    光緒13...
  • 清代東部後山圖

    後山總圖上番社記載約有65處,多以卑南平原以南的聚落為主,延續清初以來對東部後山的認識,仍以南路最為熟悉,而這些地名於今仍可辨識,甚有延續使用著。其中又以卑南族與排灣族的聚落最為詳盡,特別是對山區部落的瞭解,配合著南路的開通,以往含糊不清的區域地帶,至光緒元(1875)年已可清楚註記。...
  • 清代東部後山圖

    《海國聞見錄》係陳倫炯的私人著作,他自小即隨父親遊歷各地,後又擔任「臺灣路參將」、「安平副將」、「臺灣總兵」、「澎湖水師協鎮」、「臺灣水師協鎮」、「浙江寧波水師提督」等官職,對於中國沿海一帶與臺灣海岸形勢相當熟稔,後將生平所見與經歷撰著成《海國聞見錄》。其中『臺灣後山圖』,主要是採錄自藍廷珍命人所繪的後山圖,對臺灣東部主要形勢與重要河川、港口多所描繪紀...
  • 清代東部後山圖

    此圖亦是收錄在「臺灣輿圖並說」,由夏獻綸審定,余寵、王熊彪繪圖。不同於「光緒輿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此圖的範圍包括了整個臺灣島,各類地名平均羅列於全島,種類繁多。相關番社的標註,四分之三分佈於卑南廳,少許在恆春縣與埔里社廳,前山地區幾乎不見以「社」為名的標示,可能與後山一帶漢人拓墾未久,尚有新墾地與番社並存的實際狀況有關。相較於清初地圖,東部後山漢人聚...
  • 清代東部後山圖

    此圖亦是收錄在「臺灣輿圖並說」,由夏獻綸審定,余寵、王熊彪繪圖。不同於「光緒輿圖並說臺灣後山總圖」,此圖的範圍包括了整個臺灣島,各類地名平均羅列於全島,種類繁多。相關番社的標註,四分之三分佈於卑南廳,少許在恆春縣與埔里社廳,前山地區幾乎不見以「社」為名的標示,可能與後山一帶漢人拓墾未久,尚有新墾地與番社並存的實際狀況有關。相較於清初地圖,東部後山漢人聚...
  • 清代臺灣城郭

    「城」原為傳統中國於地方設治的象徵。帝國邊陲、移墾社會的台灣,由於治安與中央權力力猶未逮等因素,在設治與防亂的兩難間,因此寫下台灣「城」的獨特故事。...
  • 台灣製腦地域圖(1924年)

    從世界的尺度看,樟樹僅分布在日本、大陸與臺灣;但從臺灣的尺度看,動輒數人才能合抱的樟樹巨木,卻是臺灣中北部淺山地帶最普遍的樹種之一。清朝中期對於樟樹的利用主要是建造戰船,主事者稱為「軍工匠首」,其活動遍及西部臺灣(包括宜蘭)沿山;目前仍可見到的、諸如軍工寮等地名,即見證了早期先民的山林利用痕跡。...
  • 明治三十八年(1905)臺灣地區戶口資料

    地籍與戶籍的確定,是施政的基本條件。臺灣總督府於1904年(明治37年)完成臺灣的土地調查,用以控制臺灣社會、增加稅收,總共製作了464幅2萬分之一的地形圖,通稱《臺灣堡圖》。完成土地調查後,總督府接著於1905年(明治38年)進行全臺的戶口普查。經過一連串的前置作業後,於10月1日至3日,進行實地調查。戶口普查的工作是以街庄為最小調查單位,當時全臺共...
  • 大正五年(1916)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

    蕃地的調查與地圖測量,是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1906-1915)任內的重要施政,由蕃務本署測量技師野呂寧從1908年起開始負責,作業範圍幾乎涵蓋了臺灣全島的山麓地帶及部分高山地帶,不只針對土地調查而做測量,對林野整理統計也有頗多貢獻。台灣總督府為了全面征討蕃人與拓殖蕃地測量繪製的「蕃地」地形圖,是瞭解並前進番地的最基本工作。不僅當時日軍參謀本部派測...
  • 日治時期寺廟分布圖

    對台灣民間信仰祠廟調查之詳細,可謂為《台灣堡圖》與《台灣地形圖》上之一大特色。在堡圖4466個圖例點中,祠廟便佔有1643點;另在地形圖上之5258圖例點中,祠廟也佔有1439點數量最多。不僅祠廟在地圖上的數量龐大,並且遍布全島各地。地圖上有聚落標示之所在大抵會有祠廟。...
  • 日治初期司法機構的建立

    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基於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並消除西方人在日本的領事裁判權等因素,明治政府決定制訂與西方國家類似的法典。先仿效法國,再仿效德國,至1890年代完成以歐陸法為本的各種法典,構成「日本近代法體制」(王泰升,1999,頁45-54)。...
  • 日治時期臺灣的警官派出所

    為了防範清代臺灣「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情況,以及處理日治初期的反亂,總督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引進了一個強而有力的警察體系,逐漸取代改隸初期以軍憲為主的軍憲警「三段警備制」。1902年武力鎮壓結束時,全島除了20個廳的警察課外,97個支廳共設有992個警官派出所,遍及全島每一街庄;實際員額警部177人,警部補271人,巡查3224人,巡查補(多以本島...
  • 日治時期鐵路車站分布圖

    在日治時期,臺灣的火車站分為停車場、乘降場及信號場三種。停車場在明治後期到大正初期時逐漸混稱為「驛」,也就是現在所稱的「站」;乘降場大多是臨時性的,就是現在的簡易站或是招呼站;信號場則當於現在的號誌站。...
  • 臺東廳管內既未墾地一覽圖

    明治29年(1896)臺灣總督府斟酌劉銘傳撫墾局舊制,設撫墾署為獨立官衙組織,管理蕃地的撫育授產,並將理蕃政務與普通行政分離,視為蕃地為特別行政。蕃人不需繳稅,但也未擁有山林原野所有權,不適用民刑法,並禁止與漢人通婚,除非官方特許,一般人不得隨意進出蕃地。在此一制度下,蕃地與一般街庄地形同兩世界,分然有別的並存於臺灣島上。...
您也可以使用API (應用程式介面) (see API 文件)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