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岡仔林李家與早期教會的信仰

    提及岡仔林的平埔族人、岡仔林的望族李家、荷蘭時代:識字、漢化與基督教、1870年代早期信教的過程、李順義、音樂、八音與李家、信仰的火把
  • 西拉雅族群認同的重新建構

    隨著台南縣西拉雅族裔的努力以及台南縣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漸趨沈寂的平埔復振運動又有重新復甦的跡象。台南縣政府不但積極舉辦平埔原住民「正名」之公聽會與學術研討會,也發起台灣平埔原住民族的「正名」運動,希望讓平埔族群不再只是學界研究的客體,或者只是族裔們自我緬懷過去的一種歷史象徵,而是能具體獲得法律上之原住民主體地位。然而,平埔族尋求原住民族之正名能否成...
  • 左鎮人的再研究與臺灣舊石器時代的新觀察

    「左鎮人」一直是國立臺灣博物館最重要且知名度 最高的藏品之一,多年來受到大眾與學界的注目, 並載入國高中教科書及教師教學手冊,儼然成為國民教育中的「信史」。 然而,細究其發現脈絡與科學定年分析上的不清 晰,使得與左鎮人相關的描述文字既不精確也難以理解其重要性。此外,除了發現人骨之外並未發現...
  • 產業文化活動意識與農特產品包裝設計之研究-以左鎮白堊節為例

    近年來,政府大力提倡「一鄉鎮一景觀一特產」觀念,希望透過地方性產業活動來結合當地文化特 色,以保留逐漸式微的傳統產業,並養成愛鄉愛土的情操。產業文化活動是一種將「文化、產業、觀光」 三者合一的活動模式,透過文化傳承與農業休閒觀光的相互結合,達到「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的...
  • 從左鎮人遺留的新檢測再看臺灣史前文化的傳承與斷裂.

    前不久,國立臺灣博物館進行左鎮人頭骨化石的 再研究分析(邱鴻霖、陳有貝2016),根據了解,主 要的目的,最初的想法只是希望將這批標本提報為 國寶級,並擬準備一間特藏室蒐藏。歷時將近2年, 過程應該可以用一波三折來形容。尤其是為了要不 要從事年代測定分析的決定,便花費了相當多的時 間,邀集不同領域的學者參與討論;此外,當年代...
  • 科學博物館 [探尋臺灣哺乳動物化石] 系列教育活動成效評量

    本文記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於民國104至105年間辦理「探尋臺灣哺乳動物化石」系列活動的重要過程。本系列活動採3階段進行,首先於臺北、臺中及高雄3所高中校內辦理研習活動,對高中學生講授古生物學及博物館學等領域的基礎學科知識;次於臺南菜寮溪流域進行2天1夜的野外採集化石活動,讓高中學生從「做中學」體驗古生物學家從事研究的辛苦,以及習得採...
  • 成大國際教室與偏鄉學子共創左鎮意象—生態環保教育之旅

    一個簡單的發想:融合本地與外籍生的力量,創造一個師生共學之國際教室。這個國際教室具有高度移動性。可以前進偏鄉,利於成大本地生與外籍生之雙語互動學習,深度探索臺灣偏鄉社區。除成大學生受益外,也能活化偏鄉社區與學子的想像,落實在地全球化,提供偏鄉學生與青年不出國,也有國際視野和觀點。促進文化交流,跨越溝通障礙,讓偏鄉接軌國際。創造國際化友善社區,推廣外籍生...
  • 菜寮三崁山剖面之沉積環境及化石群落

    臺南左鎮菜寮地區以產有豐富脊椎動物化石聞名,且更新世海陸相地層的交錯堆積,使該地區在臺灣第四紀古沉積環境的研究上,及在亞洲古動物族群的演化上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過去本區的陸相動物化石多採自河床,因此較不具備地層對比及生物演化之意義。本文針對上述問題在三炭山剖面進行化石種類、沉積環境和超微化石生物地層的研究,以了解其間之關係。研究結果顯示,本剖面應在...
  • 臺南縣菜寮溪的人類化石

    連照美, & Lien, C. M. (1981). 臺南縣菜寮溪的人類化石. 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 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42.
  • 臺南左鎮地區莿竹林之生長與生物量

    本研究調查台南市左鎮地區60年生莿竹林之生長特性,莿竹為叢生型竹種,過去為泥岩地區復舊造林主要樹種,結果發現莿竹林竹叢密度從造林之每公頃625株母竹,最後成為300叢(clumps ha^(-1)),佔林地面積之37.1%,竹稈密度可達24,533支(culms...
  • 拔馬探古紀事

    左鎮地區有四座長老教會的禮拜堂,其中拔馬(今左鎮)、岡仔林(今岡林)、山豹(今澄山)三座教會都有超過135年的歷史,又以位在市區的拔馬 長老教會的建築最為宏偉,其成立可溯及1869年,ㄑ據稱此一教會做禮拜時,尚保有平埔曲調的詩歌讚美傳統。而三座古老的教會中,最具傳奇性及故 事性者,則屬岡仔林長老教會。...
您也可以使用API (應用程式介面) (see API 文件)註冊。